|
加强校园秩序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校安全工作经验 |
2010-5-28 15:11:00 来源:< > |
|
加强校园秩序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学校的安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为核心,做到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使学校的安全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学校领导重视,支持安全保卫工作到位、标准高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把此项工作纳入校党委主要工作的议事日程,确定1名副校长主抓安全保卫工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保卫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每年召开2次以上全校性安全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部署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学校树立“安全第一,防范为主”思想,实行“一票否决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制定工作目标,强化校内各部门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要求各级领导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正如在学校第181校长办公会上赵奇校长指出:安全保卫工作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对安全保卫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分级负责,各单位按照全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落实,做到事先预防,实行责任追究,重点、要害部位重点工作,坚决排查、消除隐患,加强各级值班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学校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安全保卫工作大力支持。2005年,保卫处在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过程中,向学校提出整改隐患可行性报告共计78份,做到了份份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如南校区校园周边一些住户靠学校吃学校,与学校进行持久拉锯战,学校花费1千多万元进行动迁,消除了隐患;学校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加大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投入,全校86个重点、要害部位,按照消防规范要求,投资14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消防设施;每年划拨20万元消防经费,保证校园内各部位消防器材及时更换;以月薪600元/人工资,招聘12名警校毕业生充实校园巡逻队;以勤工助学形式聘用50名在校特困生建立学生护校队。近2年来,学校投入42万余元为保卫处配备巡逻车、微机等设备,夯实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必要的物质基础,为安全保卫工作登上新台阶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2、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在“预防”上下功夫
加强校园秩序管理,各个环节都离不开“预防”二字。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时时想防范,处处抓防范,事事见防范。
首先,抓“预防”从学生安全教育入手。大学生是学校校园内主要群体,安全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如何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掌握安全常识,顺利并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始终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工作目标。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学生安全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室,保卫部部长任教研室主任,经试讲、考核,聘用10名经验丰富保卫干部担任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师,列入学校教师队伍进行管理。学校把学生安全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重点在一、二年级进行专项安全知识教育。
其次,抓“预防”要构建学生自我防范网络。为了维护正常校园秩序,我们除了对保卫干部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工作分工外,积极与学生口协调,充分发挥学生安全自我管理委员会作用,利用勤工俭学资金,组建学生巡逻队,参与维护校园秩序的巡逻工作;学生班级设立安全员,学生宿舍楼层设立防火员,教学楼门卫晚上配备学生助理,协助值班及清楼;加强值班值宿人员管理,严格落实三级值班制度等等,从而,形成校门、校园地面、楼宇三位一体的学生自我防范网络。
第三,抓“预防”要牢牢占领校园宣传阵地。“安危相依,福祸相生”,这个道理每个人都十分清楚,然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人们却常常忽略,特别是学校师生员工呈现出安全意识淡漠的趋势,对此,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利用校报、宣传栏、学生广播站适时地进行安全知识宣传;结合学生实际,编写、印制、发放《大学生安全知识手册》和“致学校全体在校生一封信”,做到学生每人1份;发挥法学院专业优势,定期开展 “学生模拟法庭”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干部进行观摩;制作以学生基础文明和安全教育为内容的宣传板,在三个校区巡回展览;利用学校举办科学文化艺术节契机,积极协助学院将学生安全教育融入活动中,创建校园安全文化。
第四、抓“预防”要措施到位。学校校园秩序管理实行人防、物防、技防,全校86个重点、要害部位均安装了保险门、铁护栏、报警探头,物防率100%,技防率达95%以上;校区巡逻队以车巡、步巡等形式,进行24小时巡查。2005年以来,我校正在实施西区东扩校园发展规划,校园内基建工地增多,甚至1个教学区内同时存在着3个以上基建工地,这些工程开工,致使进入校园务工人员数量激增,这给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我们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进行逐人摸底,登记造册,做到人员清、底数清、责任清,控制外来务工人员在校园内活动范围,协调后勤、基建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施工现场管理,落实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保障安全,从而,保持正常的校园秩序,以免给师生带来人身及财产安全隐患。我们还规范校园“110”接出警机制,建立报警点;在通道狭窄的楼内安装友情提示板,防止出现拥挤产生踩踏事件等等。
目前,学校制定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学生大型集体活动事故、学生重大传染疾病、防治非典型肺炎、幼儿园突发事件、政治性突发事件等处置预案7套。另外,保卫处结合工作实际,制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方案》、《治安工作方案》、《防火工作方案》、《逃生疏散预案》模版下发至学院,协助学院组织师生进行不定期演练。这些预案的制定,在处置学生“反日入常”、“松花江水污染”等突发事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校院两级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加强制度建设,安全保卫工作推行校院两级管理
(1)坚持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群防群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具体时间定为每月第一周周四。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参加人员由保卫处、学生处、后勤集团、科研处、产业处、机关总支、图书馆、工程训练中心、各学院行政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保卫处负责召集。会议内容包括:①、传达、通报学校和上级机关有关安全会议精神和部署。②、检查、汇总上月学校和校内各部门安全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③、协调、落实安全工作进程。④、提出整改措施和本月的具体工作任务。这项制度实施1年多来,效果显著。
(2)安全保卫工作推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我们按照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将工作任务及要求转化为具体指标,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书”。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如何为师生提供快速、便捷安全服务”,大力推行校院两级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至学院及部门,实行神经末梢管理。作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管理部门,我们加强保卫队伍建设,确定保卫干部工作责任区,定期下区检查、指导、督促整改隐患工作。如采取每月发放保卫干部《工作日志》,记载工作情况,月底上交,有主管处领导审阅等措施,进一步细化了工作规程,畅通了信息渠道,充分地调动了保卫干部工作积极性。学院及职能部门作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具体实施单位,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层层落实责任制,责任到人。如后勤集团是安全保卫工作大户,集团领导高度重视,时刻敲响安全警钟,指定1名副总经理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专门抽调人员设立检查科,进行不间断的巡检,组织职工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另外,还坚持每学期召开1次全体职工大会,总结、布置安全工作,表彰、奖励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应用科学学院认真落实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精神,以院务会会议纪要形式将工作要求下发至系、教研室和学生班级,做到学院师生人人知晓,人人重视,人人遵循,学生违法违纪现象明显下降。
4、增加学校校园秩序管理综合治理力度
我们依照学校校园发展规划,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合理措施,开展校园秩序综合治理,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优美、整洁、有序、文明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1)、拆除危旧房屋,消除安全隐患。我校有一批50年代建筑,一直使用至今天。里面电线老化、设施简陋,长期得不到维修,面临倒塌危险,火灾隐患等级高,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将会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为清除不安全因素,净化校园环境,学校予以拆除。
(2)、整顿校园交通秩序。我们从维护师生人身安全、优化育人环境出发,规范机动车行驶路线和停放位置,设置交通指示标志,打击摩托车飙车现象,整顿自行车停放秩序。私家车、自行车随意停靠、摆放,使校园环境处于无序混乱状态,进行整顿,做到有序摆放,不仅是简单的交通管理,而是关系到广大师生人身安全,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对师生生命安全负责任。
(3)、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学校整修校门,修建围墙,实现了校园封闭,为此,保卫干部昼夜看守多次被扒开的围墙达6个月之久;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取缔校园周边的网吧、饭店、商服摊点、游戏厅等场所,清除违章建筑,有效地维护了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总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本着“预防为主”原则,从加强校园秩序管理着手,以开展各种形式安全教育活动为载体,提高了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基本实现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范体系,有效地抑制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校园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工作收到了效果,见到了成效,初步形成了较为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5、体会
通过总结学校校园秩序管理做法,回顾所走过的历程,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安全保卫工作环境在变、形势在变,工作的责任心不能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与变化,大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特点,但千变万变,做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点不能变,责任心不能变。
第二,安全教育要以学生自我管理教育为最终目的
安全教育要坚持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又要尊重、关心和帮助学生,有效地发挥学生安全教育课主渠道作用。作为管理者,不能以简单的管理代替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引导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和自我管理,形成互动循环工作格局,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第三,加强校园秩序管理,构建和谐校园,重在工作的创新
多年来从事安全教育的实践,使我们明显地感到用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方法是无法解决好新情况新问题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虽然,我们对校园秩序管理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还未形成更为完整的经验和体系,仍需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进行完善补充。
第四,完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职能,明确职责
现阶段,高校保卫工作基本丧失了执法权和处理权,在工作过程中,保卫干部执法即违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发展,这就需要尽快完善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职能,明确职责,以利于指导今后的工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