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小学 > 正文
  
 
本栏热点 +MORE
本栏推荐 +MORE
 
学校防汛和学校安全工作整治方案
2010-5-4 11:05:00 来源:< >
  为全面落实省、市、县防汛和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学校防汛和安全工作,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决定在全校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学校防汛和学校安全工作整治活动,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我校实际,全面落实省、市、县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学校防汛和安全工作整治,清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和遏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全校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整治重点
  1、防汛工作。建立健全学校防汛安全工作网络,制定工作方案和安全预案,明确措施,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学校防汛工作。加强防汛期间的值班,确保防汛期间信息畅通。
  2、安全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落实有关安全工作要求,制定和完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并严格实行各项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和解决学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措施防范各种事故和案件的发生。
  3、安全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维修学校基础设施,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建筑、围墙、门窗、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厨房设备、餐器和食品、水源必须符合卫生标准规范,报警求助、应急处置设备、安全疏散通道必须齐全,确保安全有效。对在整治中发现的各种隐患,学校应立即整改,学校无法整改的,应加强管理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限期整改。
  4、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5、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协作机制,与各部门通力合作,全面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开展地扎实有效。
  三.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8月21-8月31日)教育局下发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的通知和整治方案,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整治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进行广泛的宣传,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排查整改阶段(9月1日—10月10日)。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按照整治工作的重点,制定工作方案,认真排查学校内部和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学校有能力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对无法整改的,上报有关部门。县教育局将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帮助和督促学校整改安全隐患,活动期间至少要组织三次检查,一是学校开学前要逐校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重点是防汛和校舍安全,以保证学校如期安全开学,并掌握学校安全的基本情况。县区检查结束后,市教育局将组织抽查;二是中期督导检查,督促学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属于立即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属于限期整改的,必须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责任人,并逐步落实整改结果。三是后期检查验收。
  3、检查总结阶段(10月11日-20日)整治活动结束后,教育局要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对整治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进行认真总结,并于10月15前报市教育局基教科。市教育局将组织检查验收并通报情况。
  四、整治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开展此次活动的必要性,要把开展安全工作整治纳入“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确保学校和广大师生安全的重要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学校防汛和学校安全工作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以保证整治活动的顺利进行。
  2、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检查整治要紧紧围绕主题,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立足创新,动员面要广、声势要大、效果要持久。活动要突出重点,进一步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齐抓共管,推进工作。学校要通过开展安全检查整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将集中整治与日常安全工作结合起来,将安全工作与平时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以活动促工作,以业务促安全,强化安全意识,促进各项防范措施和安全责任的落实,从而推动“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