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长 > 正文
  
 
本栏热点 +MORE
本栏推荐 +MORE
 
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专题培训计划
2010-4-26 13:57:00 来源:<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推进安全和谐校园建设,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专题培训的通知》要求,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专题培训。
  一、培训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精神,积极促进安全和谐校园建设;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薄弱学校组织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依法治校的思想,提高中小学校长安全管理能力,规范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行为,为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与人身安全、校园财产安全,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平安、卫生、文明的和谐校园环境。
  二、培训对象
  1.中小学校长(含职校、特教、少数民族、工读、民办学校,下同),重点是农村地区及安全管理薄弱地区的中小学校长。
  2.各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校园安全、卫生安全管理的负责同志。
  3.各地负责校园安全、卫生安全培训的教师。
  三、培训内容及师资要求
  认真学习和领会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分析当前全国及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任务,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学习掌握预防和处理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基本办法与经验,进一步提高各地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培训师资由聘请的全国及省内有关专业方面的专家,长期从事中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实践经验的市(地、县、区)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组成。
  四、培训时间和形式
  2007年省级培训计划举办4期专题培训班。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培训内容要纳入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作为学校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培训后经考试合格,记入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学时。
  培训采用以有关专家讲座、案例分析为主,分校园治安、交通、消防、卫生安全、意外伤害等专题进行培训;市(地、县、区)教育局局长和校长介绍中小学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五、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级培训由教育厅组织专家,负责对各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及重点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并负责对本市(地、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及各中小学校长专题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各级培训也可由相应的教育干部培训机构负责实施,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对全省中小学校长和负责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教育行政干部轮训一遍。
  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局直属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省、市网络安全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根据《大庆市“净网行动”实施方案》(庆社综发〔2007〕1号)部署,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为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但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尤其是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负面影响,又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坚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作为安全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效果,为学生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
  二、加强管理,完善监控机制
  要进一步贯彻执行《黑龙江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不断完善校园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各学校要成立计算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立安全员,落实领导、安全员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在校园网或网络教室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黄过滤软件,对能直通互联网的学校,要配备具有防黑、防黄功能的网络防火墙。对网络论坛、聊天室等重点栏目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不良信息在学校被接收下载或发送上网。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禁止学生离开学校到网吧上网。要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学校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在寒暑假要免费向学生开放。
  三、加强教育,提高防范能力
  要结合“安全教育日周月”和“安全教育进课堂”等活动,坚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每学期安排适当时间讲授网络安全知识,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互联网管理条例》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积极动员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监督。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演讲、专家讲座、网页制作、“远离网吧”宣誓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寒暑假,要对学生安全上网、远离网吧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生签订《安全上网承诺书》,强化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律意识。
  四、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安全工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联系,积极协助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净网”行动,及时通报工作信息,加大对违规经营网吧的整治力度,不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对经常出入网吧、行为偏常的学生,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努力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相关培训,引导家长切实担负起教育看管子女的责任,形成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关心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风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