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 |
2009-7-6 16:49:00 来源:< > |
|
本报讯(记者张淑君)近日,民盟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劳教局少教所合作共建的“北京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揭牌。
篮球场,喷水池,教学楼,电教室,如果不是时时紧闭的铁大门向来人提示,一般人都会认为这里是一所现代化的学校。事实上,这里确实是一所学校,一所特殊的学校———北京市劳教局少教所。300名失足少年正在这里接受劳动教育。“北京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牌子很醒目地挂在少教所教学楼的外墙上。
据教育基地负责人、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成员吕峰介绍,教育基地的任务就是充分发挥民盟成员中教育专家、人文工作者较多的优势,配合劳教机构对失足青少年进行教育改造工作。同时,帮助结束劳教的青少年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健康地重返社会。
据民盟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郭勇介绍,民盟的监狱帮教工作始于1985年,当时民盟重庆市委和市曲艺家协会联合到重庆市监狱举办迎春晚会,感化服刑人员,并在重庆监狱举办“育人学校”。20多年来,全国不少民盟组织都相继开展了对监狱服刑人员的帮教工作,并将范围扩大到劳教所、看守所、戒毒所等领域,开展慰问演出、考察调研、专家咨询讲座、结对帮教、法律援助、就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同时,成为民盟一项特殊的社会服务工作。
吕峰欣喜地告诉记者,刚刚成立的“北京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已接到“订单”,北京野生动物园、特菜大观园等单位表示,可以接收几十名结束劳教的学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