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本栏热点 +MORE
招聘
本栏推荐 +MORE
 
小学劫持案拷问校园安全制度规范
2014/6/16 8:49:00 来源:< >
6月10日上午9时许,市浩口镇第三小学突发劫持人质案,犯罪嫌疑人张泽清携带刀具、自制爆炸装置、汽油等物进入六(3)班教室。在劝阻两个多小时仍然无效,而犯罪嫌疑人又淋下汽油之际,警方狙击手果断出击将其击毙,成功解救人质,全校师生安然无恙。(6月10日 楚天都市报)
虽然一场紧张震惊的校园劫持案落幕了,可是人民的思索却刚刚开始:屡屡发生的校园安全惨剧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此教育部早有明确规定,学校和幼儿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配置专职保安人员,以防范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危害学生、儿童生命安全。但又是什么原因让备受重视的校园安全如此不堪一击呢?
首先,安全检查大搞形式主义,相关部门并未真正重视。校长称“每个月底,市里有关部门都要检查学校安全,包括建筑安全、校门外交通安全、暴恐、食堂安全等等。”进行安全检查结果是学校依然与外面的村子交合在一起,围着低矮破旧的栅栏围墙,使用简易食堂。表明这样的说法明显是形式上的应付了事。现实存在的结果让这些形式主义的安全检查原形毕露,可见相关部门的重视也不过如此,只有真正的纠正形式主义,实实在在把校园安全放在心坎里,摆在明面上才能给孩子们创造安心学习的校园环境。
其次,自以为设施全面,导致安全意识薄弱。“每天学校安排两个校领导值班。三扇校门,聘请了4个保安,都是老年人。每个校门还配了两个摄像头,24小时监控。”眼睛不太好的老年门卫,分辨率不高的电脑屏幕,早就有的“要报复学校、政府、法院”的扬言,都未让学校和相关部门注意到。所谓的全面造就这样的安全意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预防危险的到来。如果时刻保持高度的防患于未然的警惕心,校园安全又有何难?
最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有关专家认为,归根结底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其中不仅包括师资和物资配备不均,安全意识、管理水平整个都成为教育水平的短板。此次劫持事件是农村学校遭遇的极端事件,不会普遍。但是农村学校的安全问题普遍存在的,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设施简陋、师资匮乏,硬件设施差,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等问题,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大。国家提出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的安全不应被忽视,潜江小学的劫持人质事件,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为校园安全制度敲响了警钟。
校园是孩子们成长学习的地方,是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基地,希望相关部门能从这起校园劫持案件中吸取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校园安全真正防患于未然,让孩子真正快乐、平安地在校园里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